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所出產值盛品,不勝枚舉,歷覽千年,以絲織殊勝,故有絲綢之路通達四海。而中華絲織品中綾羅綢緞,相較于綾之光潔、綢之細膩、緞之厚密,有著5600多年歷史的羅,以輕盈雅致、華貴高潔為歷代文人墨客、皇家貴族所鐘愛,其中,花羅,即提花羅,是羅地起各種花紋圖案的羅織物總稱,從秦漢起即是羅中的名貴品種,以素凈、雅致、高貴、純粹風靡貴族圈,更因其織造工藝繁復,使其成為古代帝王嬪妃、王公貴族服飾專供面料。
時至今日,從古代傳統人工木機生產到現代機械化織機生產,羅織物無論品質還是產量,都呈現了飛躍式發展,對普通百姓而言也不再遙不可及,而是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高端高雅時尚國風品質之選。在 4 月 7 日盛大召開的“絲綢蘇州 2023”展覽會上,專業織羅 47 余年的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便用一系列創意新品,向我們闡述了羅的古與今、傳統與現代的經典詮釋。
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12 月 03 日,主要生產以羅織物為主導的絲綢產品,是一家能獨立研發和制造各類紗羅面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匠心打造的蘇羅品牌、蘇羅面料,不僅僅是非遺“吳羅”的時代創新產品,也是真正系統傳承了蘇式絲織紋樣和色彩的關健載體。
蘇羅創始人朱立群,是吳羅織造技藝”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桑蠶絲羅織物》行業標準和蘇式文化技藝傳承吳羅(提花羅)制作技藝傳承指南主要起草人,蘇州市工藝美術師,紡織工程絲綢工程師。致力于傳承恢復發展花羅織造技藝,弘揚振興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其設計花色品種多達 200多種,試制了蝴蝶羅、萱花纏枝羅、蠶香羅等一大批優秀花羅產品,大大增強了傳統花羅織造技藝的表現力。研發產品及個人均獲得多種獎項,成功復原江西南昌寧靖王夫人吳氏墓的壓金云霞翟紋霞帔面料等多款古絲綢制品。2021 年 4 月成立紗羅技藝館,展館將用于展示蘇州絲綢文化空間,弘揚傳統羅工藝遺存,是集技藝恢復研發、專業人才培育、搭建弘揚蘇羅文化傳播平臺、文旅結合等為一體的交流平臺。在現代社會傳播形式日新月異的時代下緊跟時尚潮流,通過互聯網傳播與時代接軌,開創朱伯伯的蘇羅抖音賬號,收獲了眾多粉絲,受邀在《振興路上》 20211031 非遺“火”起來_CCTV 節目官網采訪報導 ,2022 年,在抖音電商第二屆生態大會上,朱立群被評為“年度人物”,并在 6 月 11 國際非遺日被央視新聞周刊人物報道。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認識到傳統花羅,并且為《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清平樂》、《大宋宮詞》《司藤》等眾多影視節目定制多款復原面料。本次展會現場展示的一款以蘭花、竹子為紋理的黑色五經花羅面料,便是朱立群的專利產品。
近年來,錦達絲綢會同高校、設計院所等有關單位,在蘇羅絲織物的后深加工中如何融合時代技術與藝術結合的技法,進行了諸多的有效實踐和研究,并獲得多項發明專利。針對如何在蘇羅織物的后深加工中,在不失傳統文化的韻味及時代色彩的運用上進行全面拓展,錦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在此次帶來的蘇羅面料中,一款2023新品——四經花羅工藝的疊色印花面料,便是通過錦達歷時三年研究出來的蘇羅提花織物層次疊色加工技術制成。這款疊色印花面料通過植物染色的方式,利用蘇式地源植物染料、礦物顏料的組合,形成雙面雙色、層次豐滿的多層色彩疊加,產生色彩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疊加色,賦予蘇州地域面料蘇羅以更深層次的地域文化價值,豐富的色彩疊加,更是創造出層次多元的審美情致,以此為產品設計提供更為鮮活的靈感源泉。一款名為“滿堂春錦”的三經絞羅面料,靈感則來源于蘇州園林的花窗。在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笑蘇看來,蘇州園林中的假山、花窗都有玲瓏通透之美感,而這與花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滿堂春錦”三經絞羅面料,正是寓意透過面料上的花窗紋理,看到園林中的滿堂春景。此外,名為“蔓蔓星花”的三經絞羅也純粹動人,美不勝收。
而當這些美輪美奐的羅織物,被創作成一件件賦予了更多藝術和文化內涵的產品,所能呈現出的動人心魄的力量,無疑再翻上數番。展廳前最為醒目的位置,陳列的便是蘇羅自推出以來便深受消費者好評、賣到供不應求的《竹枝芍藥》系列。芍藥花和竹子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化符號,有著豐富的文化意蘊。芍藥有“花相”美稱,有富貴、繁華的美好寓意,竹則是象征著寧折不彎、剛中有柔的君子品格!吨裰ι炙帯废盗凶髌,將竹葉和芍藥花相結合,搭配以零散式蝴蝶,虛實相映,動靜結合,柔美中有力量,整體的色調清雅而婉約、細致,演繹出風雅清逸的東方美。將芍藥花紋印染在蘇羅面料上,竹葉暗紋若隱若現、清新雅致,印染芍花綻放,富貴極致,最是薄羅衣裳,人間絕色。這一原創設計作品榮獲了“吳中區優秀版權二等獎”,產品中包括衣服、包袋、羅扇等產品,其中包袋的設計中巧妙融入現代時尚趣味元素,為傳統羅織物制品增加了更多俏皮生動的生活氣息。
正前方墻面上羅列展示的《十二星座》系列羅巾,設計風格則源自敦煌元素,西域文化所獨有的醒目色彩與圖樣,讓這一系列的產品極具視覺沖擊力。
“想要讓當今社會的時尚人士接受蘇羅面料,就一定要通過創新、創意的設計,讓它變成適合當今社會的產品,將它真正運用到生活中。而這種創意,必須是建立在和藝術的結合上,因為蘇羅不僅是一塊讓我們感覺舒適的面料,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文化的享受。”采訪中,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笑蘇強調,同時,她也結合現場展品,向我們介紹了羅在生活中的無限可能性,“它可以做成衣服、配飾,可以是一張‘畫紙,印上你喜歡的藝術作品掛在墻上,可以用作簾子或制作成屏風隔斷視線,也可以用在燈罩、桌椅等家具上。它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元素,所以它可以變成你喜歡的任意一種物品。”
正如錦達的研發宗旨:做出有溫度、有時代特征的蘇羅織物,讓更多消費者透過蘇羅產品,能真切感受到蘇羅產品所包含的華夏文脈和現代技術珠聯璧合的新時代氣息。除了以上文化、藝術與時尚審美兼備的產品,本屆“絲綢蘇州2023”展覽會上,錦達重點推薦的文創產品“常來常往·一匹花羅 中國絲綢禮”,以更具連接性的方式,帶領我們穿梭歷史和現代,用另一種“慢生活”的方式,回歸傳統“禮”文化,慢慢感受等待的快樂。
在過去,贈送“布匹”是親朋之間相互走動、表達心意的習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親朋見面少了,成衣制作變得標準化,贈送布匹的習俗亦逐步被人淡忘。“常來常往·一匹花羅 中國絲綢禮”,以“一塊心儀的料子,一件自己的‘衣裳’”為概念出發,將一匹雅致高潔的頂級絲綢花羅做成禮物,用來呈獻給最重要的人,而收到禮物的人則可以請裁縫師傅做一件屬于自己的衣裳,在等待驚喜的過程中,感受時代慢下來的舒心愜意,與“常來常往”的溫度。
誰能拒絕“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的美呢?誰又能忍住,不為這一系列的創意新品而心動呢?而專業織羅47余年的錦達絲綢還在持續不斷的創新中,更多的驚喜與驚艷,等待我們去發現、去見證!